文 | 经济导报 杜杨

日前,山东数据全国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工作启动会召开,融合部署启动全国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下称“林草湿荒”)普查工作。关键

据了解,技术山东已经实现了“林草湿荒”普查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下称“国土‘三调’”)成果全面融合,领跑厘清了山东省林草湿荒资源的全国种类、数量、山东数据质量、融合结构等情况,关键还形成了一系列综合调查监测关键技术的技术研究成果,并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领跑

会议要求,全国普查要在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体系下开展,山东数据切实做到以国土“三调”为统一底版,融合做好与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的关键积极协同和良性互动;坚持“所见即所得”,以现状真实性为原则开展普查工作,按照《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和普查技术规程,严格根据实地现状认定地类;坚持“统—分—统”的工作机制,国家统一调查底图,地方开展实地调查,国家统一成果审核发布,逐步建立健全“10年统一普查、年度动态监测”的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综合调查监测制度。

会议强调,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林草主管部门要建立联合工作机制,确保高质量完成普查任务;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环节,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上下联动、协同配合、合力攻坚,集中会商研判,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严肃工作纪律,依法依规开展普查,统一开展培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科学安排,优化流程,充分利用遥感等新技术,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确保外业“只跑一次”。据了解,“林草湿荒”监测,是一项由自然资源部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部署的重大基础性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其两大主要任务是图斑监测和样地调查。综合利用调查数据,建立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数据库,分析评价林草湿资源与荒漠化的种类、数量、质量、结构、功能、保护利用及其变化情况,产生林草生态综合监测年度报告,可以为科学开展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林草资源监督管理等提供决策支撑,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等提供数据支撑。

自2019年开始,山东通过多年分阶段、分层次具体实践,逐步实现了林草湿荒调查监测与国土“三调”及其年度变更调查成果全面融合衔接,形成了一系列基于国土“三调”数据的林草湿荒综合调查监测关键技术的研究成果,其成果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在山东省省域内全方位应用。

近两年,山东更是利用自主开发的“林草湿荒综合调查监测系统”,高效开展林草湿荒一体化调查监测;利用高清遥感影像和精确定位技术,创新性开展“乔木林矢量化标准地/木”调查与模型研建,校验全省林地图斑属性全量更新,实现样地“点”与图斑“面”的相互验证,有效提高了图斑属性因子准确度。

目前,2023年山东省样地外业调查已全面完成,包括森林样地调查1926个、草原样地调查665个、湿地样地调查225个;图斑监测变化图斑、全量更新图斑已完成第二轮省级核查。同时,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院连续两年荣获“国家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贡献突出单位”称号,其自主研发的林草湿荒综合调查监测系统,突破了数据融合关键技术,经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相关成果获得2023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优秀工程奖金奖。